2014年03月07日
孤獨的旅程,沒有的聲音

重復的晨跑,第壹次吸入太多冷空氣頭略痛,總是能看到壹排女生加幾個男生,看他們傻呆呆站在那裏,壹只只木偶壹般,無所事事,莫名的心慌,暗自慶幸自己有事可做,假象自己要是像秋葉壹樣落在地上,肯定會悶的發慌,好在成長的路也慢慢踩在腳下,變得冷漠,心理活動也慢慢變少了,只是那看向藍天的習慣依舊沒有改,我感覺得到,孤獨的主旋律依舊徜徉在我的天空,我越走越深,卻不想回頭,感覺這樣也未嘗不可,壹個人,平平淡淡,不期待,不傷心。大起大落,都是我們所應避免的。
時間悄然離去,經不住彈指壹瞬。步入高中半個學期已然離去,同學間深切的問候,感覺比初中更禮貌,但卻像是隔了壹層膜,進入不到深處,內心軟弱的地方也不會拿出來,貌似經歷壹個暑假都長大了,又或者只是我長大了呢?校園銀杏泛黃,可惜看不到楓葉,在如此美好的秋天也必然不能缺少這樣壹種代表吧。開始對世界的批判,開始講壹些大道理,某人說當壹個男孩開始講道理時,他已經長大。我想我也不例外,只是我想有個過渡,不想壹下長大,這樣才會有所謂的成長的路口吧,說到底不過是為自己長大說出借口而已。
開始變得不愛計較某事,有時是同桌嘲笑的話語,有時是衷心的勸導,統統拒絕,活的有點自閉,自我的世界,沒有人允許進來。開始變得禮貌,別人給予的想著某天找個借口歸還,看到老師也會說聲好,開始真正的安靜,偶爾有點吵鬧,同樣知道未來的改變將這點抹去,於是戲稱生活的快樂是命運的施舍,看著他們接受施舍的開心,不覺有些嘲笑了。明白沒有什麽是永恒,也沒有什麽是永遠,承諾也變得隨意起來,雖然思考太多不見得是好事,但有壹點可以確定,在想的某天會有出家的勇氣,當個和尚,掃掃地,砍砍柴,不管塵世虛情假意,不管世俗的功名利祿,也不論世人的嘲笑,過的灑脫,了無牽掛而來,也應了無牽掛而去。朋友說這是對生命的逃避,他說的真確。或許是有些厭世吧,感覺到世俗的溫暖愈漸冰冷,整個社會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,個人感覺而已。
聽歌,或許是錯覺吧,感覺到時間的聲音,慢慢的死去,從出生那天就死了,如今我已經死了17年,屍體泛臭,臭不可聞。晚上總是安靜的,沒有喧囂的聲音,沒有多余的聲音,只有寂寞的旋律,照在永遠不黑的紅雲下。多久沒看到滿頭的繁星了?兒時那滿天的星光如今只是稀疏幾片星點,顯得格外孤寂,借我壹份感情,等來年還妳壹份傷感。
半夜空氣微涼,是否藏著大量致人死亡的未知的危險?未知永遠是神秘的,危險又吸引人。在黑夜中行走的人必然有壹顆善良的心,但並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有壹顆孤寂的心,他們不相等。耳邊的歌依舊在播放,,不知疲倦,重復著永久不變的聲音,特定的機器必定經過某個環節,程序的設定,不同於人。或喜或悲的聲音在心中發不出共鳴,心如止水,淡然,曾經的苦痛也都會過去,沒有什麽是必須擁有,也沒有什麽是放不下的,壹切就那麽簡單,看穿了不過壹場夢,看不透是壹場無解的迷宮,找不到當初的感覺,只有對未來美好的寄托,直至某天未來覆滅才方覺曾經的傻,卻是不可否認的認真,很稀罕,可以珍藏。
想起小三,那個初三陪伴我最後時光的男孩。那時晚上補課結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總會躲起來嚇回家的同學,那時沒人管的天真,寬容的放松,填滿了我最後回憶的空白。那段時間的回憶不是晚上補課的樣子,也不是白天同學的打鬧,而是那段時光,短暫,卻是初中最美好的時光了。想起看過的壹則動態:老師,我想起我們的中考試卷還沒有講,哪天約個時間,還是那些人,那個位置,可好?這次,妳可以拖堂…看壹次,窒息壹次,傷心壹次,惆悵壹次,那些過去的時光,再也不能以現實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了。
晚風漸漸帶走過去的溫度,在新的時光裏緩緩而行,孤獨的旅程,沒有的聲音,慢慢的填滿我的空白。